4月12日,众鑫股份(603091.SH)发布上市后首份年度报告。公告显示,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15.46亿元,同比增长16.60%;归母净利润3.24亿元,同比增幅达39.93%。在海外市场贸易壁垒增多、国内环保政策趋严的背景下,这家深耕植物纤维模塑领域20余年的企业,通过研发创新与产能升级的双轮驱动,全球化市场布局,展现出穿越周期的成长韧性。
技术驱动、产能升级双赋能,产品规模优势构筑企业护城河
作为全球植物纤维模塑包装领域的先行者,众鑫股份已构建覆盖“碗、盘、杯、盒、刀、叉、勺”等几十个系列近千个款式的完整矩阵。年报显示,核心产品餐饮具类营收同比增长16.83%至15.17亿元,占总营收比重达98.12%,其销量与产量分别实现20.60%和29.64%的同比增长,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驱动力。
这一成果得益于公司持续加码的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费用增长19.17%至4,725.44万元,研发团队扩充至165人,新增8项发明专利和3项实用新型专利,保持行业技术领先。年内开展了“成型机自动化改造”“纸浆模塑产品覆膜”“星巴克杯盖技术攻关”“全自动视觉检测”“麦当劳调料杯”“化机浆成型工艺”等项目的研发,并在新一代纸浆模塑全自动成型机、自动切边模具、高阻隔喷涂剂以及生鲜托盘等关键技术领域取得突破,为产能扩张提供了核心技术支撑。
产能建设与研发成果形成良性循环,公司积极将最新研发成果运用到工厂建设中。2024年广西崇左一期项目投产带来3万吨新增产能;另外海外新建的泰国众鑫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也进展顺利。公司的生产模具和生产线,全部由公司自主研发和制造,其中泰国众鑫工厂所用生产设备均是公司最新研发成果,该工厂已于2025年4月投产,预计可实现年产3.5万吨的新增产能。且在当下国际贸易政策的波谲形势下,该工厂的投产可使公司暂时具备一定的对美出口的关税优势。另外,公司持续对国内现有工厂分阶段进行技术升级改造,以进一步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
迎接全球减塑浪潮,全球化布局显现战略价值
过去数年来,国内外“限塑令”“禁塑令”等系列支持政策陆续出台并落地,众鑫股份凭借前瞻性的战略眼光,率先把握住这一产业变革机遇。经过多年发展,公司已经建立起覆盖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全球销售网络,2024年海外营收占比进一步提升至86.68%,这一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公司构建的国际化运营体系。在产品应用领域,公司主要服务于北美、欧洲等高端市场,成为AmerCareRoyal、Huhtamaki等国际知名餐饮和食品包装制造商的长期战略供应商。在客户管理方面,公司创新性地建立了包含采购规模、信用评级、行业影响力等维度的客户评价体系,通过分级管理实现资源精准投放。2024年,公司成功开发Reynolds、Starbucks等100余家新客户,客户结构持续优化。
在持续增长并保持海外市场优势的同时,众鑫股份在国内市场同样呈现爆发态势。公司采取“双渠道并行”的拓展策略,通过向贸易商销售未贴牌产品和自有品牌“甘蔗君”的自然降解植物纤维模塑餐饮具,凭借采用100%自然降解的植物纤维材料,公司成功进入盒马鲜生、广州酒家、绝味鸭脖、海底捞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国内营收实现了13.95%的同比增长率,展现出良好的发展潜力。
面对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公司管理层展现出敏锐的战略洞察力。在巩固一次性餐饮具市场领先地位的同时,积极布局三个极具潜力的新兴赛道:精品工业包装、回收纸缓冲包装制品、超市生鲜托盘。目前已完成系统性市场调研和可行性论证,其中超市生鲜托盘产品已取得重大技术突破进展,开始承接欧洲市场的小批量试销订单。这些新业务的拓展并非从零开始,而是充分依托公司现有的三大优势,即可复制迁移的产品研发经验、灵活的产能布局、深厚的客户资源。这种“老树新枝”的业务拓展模式,既控制了试错成本,又大大缩短了市场培育期。因此公司有望在2025年,通过进军工业包装赛道,开辟新的业务增长点。
展望2025年,众鑫股份将继续秉持长期主义理念,深化全球化布局,在稳固现有业务的同时稳健拓展新赛道。国际市场将通过建设境外生产基地完善供应链;国内市场将借力禁塑令政策,强化品牌建设;技术创新坚持"使用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策略,持续巩固行业领先优势。凭借扎实的技术积累和前瞻性的战略布局,众鑫股份有望在全球环保包装行业的高速发展中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在这场产业变革中持续强化中国智造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