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有“北京城之源”美誉的琉璃河遗址,是燕山南麓地区目前已知面积最大的西周遗址,被学界公认为西周燕国都城和始封地,也是北京地区考古发现最早的城市遗迹。自2019年重启考古发掘工作以来,琉璃河遗址在勘探和发掘方面取得诸多重要收获。这些考古新发现和新成果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对提高北京大遗址价值阐释和保护利用水平又有什么意义?
2025年2月27日至2月28日,琉璃河遗址考古新成果专家评议会在京举办,来自国内多所知名高校和学术机构的30余位专家学者齐聚一堂,通过多维度、深层次的探讨,凝聚起琉璃河遗址价值阐释共识。会议持续2天。2月27日专家学者抵达琉璃河遗址现场考察考古发掘现场,观摩发掘出土文物与标本。2月28日为成果汇报和交流讨论。
会上,北京市考古研究院首先作考古成果汇报。琉璃河遗址新发现外城墙和外城壕,证实城址为内城外城双重结构,突破了对西周燕都城市复杂性的传统认知。内城新发现大型夯土建筑基址和水井,或为探索城市分区提供线索。新发掘的墓葬包括贵族和平民墓,平民墓地首次在城北方向发现,部分葬式和随葬品显示商文化影响。